請記住中醫通的網址:www.memoraising.com
裘沛然
,生于1916年。原籍浙江省慈溪縣。1928年至1930年,在家自學經史百家之書,旁涉新文學和自然科學書籍,同時,擠出一定時間從叔父裘汝根學
針灸
。1930年至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創辦的上海
中醫
專門學校學習,并在名醫丁濟萬診所臨床實習,又常請益于謝觀、夏應堂、程門雪、秦伯未、章次公諸先生之門,深得海上諸名家的青睞。
1934年至1958年懸壺于慈溪、寧波、上海,以行醫自給,臨診之余,勤研中醫學和歷史、文學、哲學等。1958年裘沛然應聘進入上海中醫學院任教,先后任 針灸 、 經絡 、內經、中醫基礎理論、各家學說諸教研室的主任。在教學中,他重視啟發式講課,形象教學和現場教學。曾帶領教師們一起創制了“針灸經絡玻璃人”模型和脈象模型,先后獲得國家工業二等獎和三等獎。為提高中醫教學質量,他還制訂了“三基”訓練項目,受到了衛生部的表彰。裘沛然在講課時,注重理論聯系實際,如教授針刺手法,則在臨床親自操作向學生示范。他還多次帶領學生下廠、下鄉,從事專業和為群眾服務的實際鍛煉。
自1958年以來,裘沛然主持和參加編寫的講義、著作達26種,如主持編寫的有:《針灸學概要》、《針灸學講義》、《經絡學說》、《腧穴學》、《刺灸法》、《針灸治療學》、《針灸學》、《簡明中醫辭典》、《中醫大辭典》,還參加編纂《辭?!?、《漢英醫學大辭典》,審定《中醫人物詞典》,編審《針灸學辭典》,所撰論文30余篇,其中一篇獲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,另一篇獲全國十家期刊優秀論文二等獎。他的力作《壺天散墨》一書,議論精辟,文筆優美,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。
裘沛然像